这两年,iPhone 虽然疯狂的升级硬件疯狂,但是信号依旧不理想。
你说花 1 万块买个 iPhone 11Pro Max,天天打电话都费劲,能不头疼么?
唉,这也不能全怪苹果,只能说英特尔这个「猪队友」有点跟不上节奏。
2017 年,苹果和高通因为专利决裂,继而苹果抛弃了高通的基带,选择了英特尔。
结果从 2018 年的 iPhone XS 开始,全部机型都使用的是英特尔基带,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iPhone 的信号问题就慢慢被放大了。
哎妹:我也怀念以前用高通的日子…
好在去年4 月份,苹果已经和高通重归于好,虽然 iPhone 11 系列依旧使用的是英特尔基带,但咱们也要给人家点准备时间,不出意外的话,今年新 iPhone 都会使用高通基带了。
不过也有同学表示,自己的旧 iPhone 确实使用的是高通基带,但升级系统后信号就变差了,这是什么原因?
其实 iPhone 的信号和系统关系并不大,虽然系统升级会伴随着基带更新,但也只是优化,更主要的还是取决于手机所处位置网络状况以及基带型号。
就像你在电梯或地铁上,啥基带可能都会被影响。
那么咱们普通用户怎么来判定,此时此地的信号好不好?通过屏幕左上角的信号格能判断么?
其实在实际使用中,信号格数值仅供参考,不能代表信号强度,也不能作为衡量信号好坏的标准。
就好比你买了一个雪糕,结果打开发现实物和包装差距过大一样,信号格子也只是给你一个心理安慰…
目前信号格的原理是
「手机向网络报告检测到的信号情况,网络将为手机选择下一步通信时使用的技术、频段、通道等」。
我翻译一下,信号格就是显示手机向基站「报告」的相关信息,以及针对特定的信号强度所显示的数值。
当然,这些都不是系统自动生成,而真正「操控」它的,是手机厂商。
信号格与厂商为手机信号内置的信号算法有关,取决于信号算法的刷新频率。如果手机内置的信号刷新算法足够快,那么信号变化很快,反之则信号变化慢。
比如 iPhone 还考虑了网络负荷因素,而且给予了较高的权重。
总结来说就是,同样强信号显示 3 格还是 4 格是手机厂商决定的,而且多数手机厂商还会将影响通信的其他因素计算到信号格。
那么,看信号强弱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打开 iPhone 的拨号界面,在拨号键中输入 *3001#12345#*,然后点击拨号按钮。
如果显示的是 Field Test,说明使用的是高通基带,如果显示 Main Menu,就说明使用的是英特尔基带。
当然,每个基带查看信号值的方式也不一样
高通基带
点击「Serving Cell Measurements」-「Measured RSSI」显示的数字反映了当前手机信号强度。
英特尔基带
点击「LTE」-「Serving Cell Meas」-「rsrp0」后面的数字反映的就是当前信号强度。
手机通用的信号强度的单位是dBm(毫瓦分贝),而 iPhone 显示的数字就是以这个为单位,当它显示为 -82 时,意思就是 -82dBm。
由于 dBm 是计算出来的,所以 dBm 一般都是负数。但总的来说,这个数值越大(考虑正负号),表明信号越好——也就是说 -90dBm 比 -100dBm 信号好,-55dBm 比 -62dBm 信号好。
如果 dBm 数值在 -80 至 -50 之间,那么信号还算良好,基本能正常通话与上网,-90dbm 以下就比较低了,很可能出现通话时断掉的现象,通常来说:
-40 至 -60 之间为在基站附近,信号非常好;
-60 至 -70 之间信号属于良好;
-70 至 -80 之间属于信号稍弱;
-80 至 -90 之间属于信号弱;
-90 至 -100 以下为只能维持基本的通讯状态;
而 -100 以下的话,建议还是好好睡觉吧,别玩手机了。
所以,还在被信号困扰的同学,赶紧通过这个方法查一下自己的信号,不行的话赶紧换个地方通话吧!
一、如果您发现本站侵害了相关版权,请附上本站侵权链接和您的版权证明一并发送至邮箱:yehes#qq.com(#替换为@)我们将会在五天内处理并断开该文章下载地址。
二、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整理收集,全部内容采用撰写共用版权协议,要求署名、非商业用途和相同方式共享,如转载请也遵循撰写共用协议。
三、根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by-nc-sa) 许可协议规定,只要他人在以原作品为基础创作的新作品上适用同一类型的许可协议,并且在新作品发布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与该作品在本网站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他人就可基于非商业目的对原作品重新编排、修改、节选或者本人的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和发布。
四、基于原作品创作的所有新作品都要适用同一类型的许可协议,因此适用该项协议, 对任何以他人原作为基础创作的作品自然同样都不得商业性用途。
五、根据二〇〇二年一月一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无需向其支付报酬!
六、鉴此,也望大家按此说明转载和分享资源!本站提供的所有信息、教程、软件版权归原公司所有,仅供日常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下载试用后请24小时内删除,因下载本站资源造成的损失,全部由使用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