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聊聊我最近做的项目,然后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我从3月初确定要做任务平台开始,到今天差不多有两个多月时间,除去开发上的时间,截止今天已经运营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目前平台的日活在300左右,总注册用户约1300人,ARPU(单个用户平均产出)约在3块6。

我做任务放单平台APP项目时的近期思考
我做任务放单平台APP项目时的近期思考
我做任务放单平台APP项目时的近期思考

我不太清楚同类的平台的ARPU能做到多少,但讲实话我们自己的ARPU还是离我最初的预期有一定差距,在这段时间也和其它一些做平台的老板谈过,其实盈利是绝对没问题的,问题无非在于赚多赚少的问题。

在我接触的圈子里很多朋友都认为做任务平台是一个好生意,在最初我也是这么想当然的认为,但要让我现在形容这行,我感觉离网络乞丐的差距也不远了,一单几块钱几毛钱的赚,只能靠不断走量来赚钱。

唯一的好处就是给自己加了个光环,对外吹牛的时候能说自己搞了个平台,背后的辛酸也只有自己能体会到。

做平台这段时间以来,我最大的体会是模式的重要性要大于产品,产品则要高于资源,我们目前主要是面向个人用户去运营和管理,C端的产品模式也就意味着需要较大的用户量,也就更需要注重产品体验。

技术方面,我的教训是能独立开发则不要做二次开发,欠的技术债迟早要还,我们现在的程序是基于一套现有的任务平台程序做的改进,在平台上线之初仅是修复BUG就花了很多时间,在目前也仍然有很多工程量极大的BUG待解决。

服务器的选择方面,能选阿里云和腾讯云就不要选其它的,我们目前用的金山云的云服务器,虽然是4核8G 5M带宽的上海服务器,但从线路速度上真不如阿里云1核2G 2M带宽的服务器,便宜没好货这话我信了。

推广方面,我反而是最没有压力的,目前的用户主要来源于我过去积累的私域流量,但我们目前除了现有的流量资源外,也打通了豆瓣这个渠道,每天可以稳定进粉300 ,转化率可以维持在20%,进粉量和转化率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限制于人力不足的因素,目前也没有很好的放大。

流量上,我们准备考虑用豆瓣过来的兼职粉做服务号裂变的启动流量,也就是用任务宝等工具先将粉丝裂变到服务号做中转,然后导流到个人号领红包,也可以叫红包裂变。

裂变的目的还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放大流量,然后通过现金红包递进和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有利于后期进一步给用户推荐其它任务。

不过这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引流和裂变过来的兼职粉能够直接进行变现,但却比较难转化到平台,我们也试过引导用户到平台做单,但转化率却远远不足5%,但如果不引导到平台做单,直接在APP先给个简单点的任务做,然后再引导做高佣金的任务则转化率能高达20%。

虽然这种玩法够简单、赚钱轻松、进粉成本也足够低,但其实和我做平台的初衷有点背道而驰,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用户不能导流到APP里留存,或许后面可以通过社群运营的方式进一步转化到平台中留存。

在产品方面,我们的任务量是不如一些悬赏平台的,虽然在任务种类上和悬赏平台80%的任务相同,但悬赏平台一个任务会有多个用户同时发布,也就会给用户造成可做任务数量多的繁荣假象。

自营和悬赏其实是两种不同模式的任务平台,我们之所以做自营是因为自营任务的利润要更高,而悬赏平台的任务价格是由不同用户进行竞价,价格越高平台的用户做单的可能性越大,因为一个任务一个用户基本也只能做一次。

模式方面,如果我不做平台,只是纯粹的去做拉新任务,去做兼职粉的变现,我会做的很轻松,因为极大的缩短了转化的路径,运营也更轻更简单。

做项目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事情想明白,项目靠什么赚钱?门槛在哪里?是否需要一些前置资源?自己是否有能力有团队有资源解决这些问题?更重要的是看整个行业的一个发展,从大角度去审视整个项目。

在从发展的角度看,做任务平台做拉新这个行业并不算是一个蓝海项目,因为拉新任务也早已错过红利期,现在各家基本都是在拼产品拼运营拼渠道拼资源,各家的产品基本同质化严重,目前的拉新行业完全就是一个纯流量变现的买卖。

创业最大的成本,我不认为是资金、资源上的投入,而是如何在众多行业、项目中做出最优解,将机会成本降到最低,避免因为一些错误决策导致既损失了资金又错过其它机会。

15年时候,有人问我你是如何赚钱的。我说,我是把你的钱从你的口袋里合法的掠夺到到我的口袋里;他说,他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赚钱。

掠夺,其实是一次性的赚钱,而解决问题则是反复赚钱。

任务平台这个项目,既是一个流量生意,也是一个现金流极强的生意,我之所以放弃和一些团长、地推、主持合作任务,而选择做C端的产品,是我想在平台稳定运营发展后,可以利用平台的用户流量衍生其它流量项目。

夜河资源网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与交流。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以及法律责任与本站无关,所承担的法律责任由使用者承担。
一、如果您发现本站侵害了相关版权,请附上本站侵权链接和您的版权证明一并发送至邮箱:yehes#qq.com(#替换为@)我们将会在五天内处理并断开该文章下载地址。
二、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整理收集,全部内容采用撰写共用版权协议,要求署名、非商业用途和相同方式共享,如转载请也遵循撰写共用协议。
三、根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by-nc-sa) 许可协议规定,只要他人在以原作品为基础创作的新作品上适用同一类型的许可协议,并且在新作品发布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与该作品在本网站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他人就可基于非商业目的对原作品重新编排、修改、节选或者本人的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和发布。
四、基于原作品创作的所有新作品都要适用同一类型的许可协议,因此适用该项协议, 对任何以他人原作为基础创作的作品自然同样都不得商业性用途。
五、根据二〇〇二年一月一日《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规定:为了学习和研究软件内含的设计思想和原理,通过安装、显示、传输或者存储软件等方式使用软件的,可不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无需向其支付报酬!
六、鉴此,也望大家按此说明转载和分享资源!本站提供的所有信息、教程、软件版权归原公司所有,仅供日常使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下载试用后请24小时内删除,因下载本站资源造成的损失,全部由使用者本人承担!